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齋明寺獲頒106年度古蹟歷史建築管理維護優良獎

歷史近一百七十年的法鼓山齋明寺於11月10日獲文化部頒發「古蹟歷史建築管理維護優良獎」,為106年度七個獲此獎項的單位之一。得獎理由包括文物管理妥善、展示解說詳盡,同時也因主要宗教活動移出古蹟本體,減少古蹟使用負荷,使得長期維護更臻完善,是台灣宗教建築類文化資產管理維護的優良範例。


齋明寺創建之初原名福份宮,傳承佛教法脈,而後更名齋明堂並轉為信仰齋教,日治時期,為傳承曹洞宗禪學法脈,易名為齋明寺,而第六任住持江會觀居士期使齋明寺革新再造、永續發展,於民國88年力邀法鼓山承接齋明寺的法務工作,並由聖嚴法師接任第七任住持,齋明寺從西元1850年成立之今,終於重新回歸佛教正統。

首次獲頒「古蹟歷史建築管理維護優良獎」,齋明寺的獲獎理由有二,除了因為建立起寬闊的空間來展示陳列重要文物外,且因為已建立良好的管理維護制度,在環境清潔、導覽解說、日常管理維護與修繕上,都有充足的人力資源與經費投入所致。另外,在展示解說古蹟歷史與文物上,由於導覽義工解說素質高,讓參觀民眾收穫豐富,來此一遊絕不流於走馬看花。

法鼓山承接齋明寺法務後,聖嚴法師曾在規劃之初指示,齋明寺不應扮演只是提供當地民眾燒香祭拜的角色,更應讓民眾體會文物之美,也讓寺院的空間展現不只是建築本體,更應讓建築散發出文化氣息。

也因此,齋明寺保存許多值得一看的歷史文物;建築上,三合院式閩南傳統建築為特色的寺院主殿與兩側護龍,謙遜地佇立在四面環繞的自然美景之中;在文物上,大殿供桌的「唐明皇遊月宮」雕刻,出自於國寶木雕大師黃龜理之手。另外,寺內珍藏的宋版《磧砂藏經》是一部聞名中外的佛教諸藏彙編,該版本更是全台唯一。

齋明寺內處處都是歷史的痕跡,也因為建築與自然相生相惜,融合成一幅人間淨土的勝景,有因緣來到齋明寺不妨在參觀完建築與文物後,仔細地欣賞寺內散布各處的百年老樹,像是禪堂草坪上的老樟樹、三合院前埕內的桂花與芒果樹,各自以不同姿態茁壯,讓人在此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共生之妙,以及歷史長流的源源不絕。

文:江欣怡 圖:郭金典

TOP